2024年2月25日 星期日

彷徨う者たち

日本推理小說家中山七里的作品。因為量產而無法做到妥善的品質控管,是自己一直以來對於作者創作活動所持的意見。不過,本書故事卻讓自己讀來感覺作者是有拿出看家本領,其可以說是在自己所讀過之作者近期作品中品質較佳的一部。

天災發生的當下,救助活動迅速而積極地展開,許多資源緊急被調度來因應當前的狀況。然而這些過渡時期的措施並不一定能轉化成持續復興的動能,因為要重建家園的人並無法掌握而只能被施捨這些資源,同時每個受災戶有著不同的處境,齊頭式平等的措施以及有限且無法源源不絕供應的資源,並無法解決每個受災戶所面對的各式各樣難題。天災打亂並重創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但是在破壞過後,復原或重建並不一定會接著發生,特別是當人類社會積非成是的運作邏輯並沒有被天災所摧毀而仍然屹立不搖時。以災後重建的大義名分,那些在災區苟延殘喘的受災戶們反而會被視為是區域復興的阻力,因為其不應妨礙災害所帶來的破壞發展成最極致的狀態,並讓重建不能有效率地貫徹。為了讓經濟活動能再度活絡,就業狀況得以改善,公共工程必須啟動,而無法配合的人們,不管是出自什麼理由,都只能被犧牲甚至排除。

因為遭逢重大災難而失去許多甚至一切的人們,會有意無意地給沒有被災難所波及或僥倖逃過一劫的人們一種壓力,讓後者有種矮了半截的感覺,因為後者無法不去同情前者的遭遇,又無法主張其可以對於前者的處境感同身受。沒有加害者可以去怨恨,也對脫出不論是否真的是災害所造成的眼前困境感到掙扎,受災者有太多沒有可以發洩之處的負面情緒與壓力,而其所面對的殘酷現實更讓其處境雪上加霜。因此,像是在岔路口分頭走上不同的歧路,因為遭遇災難而受到創傷的人們,以及因為僥倖逃過一劫而不知該如何面對受災者的人們,面對彼此都變成夏蟲不可語冰,無法有交集,更遑論能心意相通。

要真正幫助到受災者,需要專業知識與能力,也需要抗壓性與同理心。一時氾濫但無法持久的同情心,或是想沽名釣譽,或是想趁火打劫,都無法成為能實質發揮作用之救助行動的基礎,甚至會造成負面影響。作者在本書故事中描寫到,披著公益團體外衣的組織卻在災區製造麻煩甚至為非作歹,其不僅無法幫助受災者走出眼前困境,更是讓災害所造成的傷害變得更大更深。人性的卑劣與自私,讓一些人會想損人利己地從災害中撈到一些好處,但是這樣的惡卻還算是可以被明確辨別與斷定的。更深層的無奈會發生在一個更難釐清是非黑白的狀況,亦即是為了重建需要付出什麼代價或犧牲掉什麼。有時候整個社會不僅無法幫助到受災者,甚至必須狠下心來拋下一些無法跟上前進步伐的人們,即使在這個時候所謂的公平正義不過就是一句空話而已。

然而,本書還是一本推理小說,還是有鋪陳出一個地方政府公務員陳屍在密室中的謎團事件,所以即使作者這次把本書故事的背景舞臺搭建得華麗絢爛,但是對推理小說的讀者來說,謎團事件的背後真相是否出人意料,或許還是一個評價本書故事表現的重要著眼點。以一本通俗娛樂小說來說,作者可以說是在本書故事中把災後重建的困境與矛盾適當地描寫出來,不會太過膚淺,但也不至於太過深入而讓推理小說變成社會寫實小說。作者運用組合屋的特性來設計出密室殺人的謎團,為凶手在殺人後如何逃離現場並製造出密室的難題,提供一個其實不是凶手逃出而是屍體被遺棄的答案,這樣的構思也還算有趣。如果硬要說有什麼瑕疵的話,那麼在本書故事中意圖為真凶頂罪的人,其動機雖然有被解釋,但或許不太容易被理解或接受,會讓人讀來感覺有點像是,為了讓讀者感到意外而勉強製造出來的敘事情節轉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