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高島太一を殺したい五人

日本推理小說家石持浅海的作品。雖然不能說是因為讀遍作者所有作品所以很了解其寫作風格,但是對自己來說,在本書故事中作者還是使用了自己認為其一貫使用的敘事情節設定,亦即是在一個相當程度與世隔絕的封閉空間裡,一群人數通常是五到七人、彼此之間有所關聯的登場人物,面對發生在眼前的謎團事件,透過對話與論辯來推導出答案。

本書故事一開始鋪陳出,登場人物們均對特定人物懷抱殺意,雖然是立基於不同的立場,但是當所有人依照各自所擬訂之計畫來到位在深山裡的別墅時,特定人物卻已經倒臥在地,狀似因為頭部受到撞擊而失去意識,但仍一息尚存。然而,本書故事敘事展開有所變異之處在於,登場人物們在確認彼此均有殺人意圖後,其議論焦點便轉向到,是否該採取什麼行動來確保特定人物的死亡,又要如何做才不會讓在當場的任何人之後被懷疑涉案。因此,一行人一邊要確認眼前到底是何狀況,一邊要決定接下來該做些什麼,卻同時又需要嘗試找出蛛絲馬跡來據以推論出,為何會發生眼前狀況。

當然,如果作者就是想要書寫出一齣對話劇,在其中登場人物一來一往地攻防,並嘗試在構築出與拆解掉不同版本的推論中,讓謎團事件的真相水落石出,則作者對於這群登場人物究竟是因為什麼樣的機緣而會來到一個封閉的環境中,或許就也不需要做出非常合情合理的解釋或說明。

然而即便如此,作者在本書故事中說明為何登場人物們會對特定人物均懷抱著殺意的理由,實在太過薄弱與粗製濫造,甚至可以說是荒謬到讓人連想要不去批判都做不到。特定人物殺害被其認定是連續殺人犯的某人,但其犯案過程卻被登場人物們所目擊,並進而讓登場人物們動念要將之殺害,雖然個別登場人物是有著想要為某人報仇、想要維護特定人物的名聲、不想讓真相被公諸於世等不同想法。作者在沒有什麼鋪陳或闡述,也不打算說明連續殺人案件之細節為何的情況下,就要讀者接受並不去細究,登場人物們均為何都會想要花費許多心思與氣力,試圖不留下痕跡地去殺害特定人物的理由。即使作者之後所寫出的對話劇是結構與轉折均設計得縝密細緻,引入入勝到讓人拍案叫絕,卻還是無法功過相抵,讓人可以接受其在建構敘事情節背景上的潦草與敷衍。

雖然三個臭皮匠可能會勝過一個諸葛亮,所以當有好幾個人一起來出主意時,就會讓議論得以展開,但是太過著眼在想像與描寫,可能發生在眾人間的論理過程與言詞交鋒時,就可能會忽略,應該要讓眾人中的個人,具備更鮮明或至少更可辨識的特質或形象。雖然本書故事的敘事發展到最後,特定人物被襲擊的真相還是有被揭露,而登場人物也還是實行了其共謀偽裝成一場意外的行動,但是在對話展開的過程中,個別登場人物並沒有展現出太多的個性或特徵,即使其在年齡、經歷與犯案動機上均有所不同。感覺上登場人物們就像是被派來參加一場座談,用著很公事公辦的方式陳述論點與提出異議,而即使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過去,與特定人物間的距離也或親近或疏遠,但卻好像不會影響到其在進行對話中所採取的立場,也只有在作者覺得有需要的時候,才會影響到其所採取的行動。

雖然嘗試說服自己,應該要著重在閱讀作者所鋪陳出來的對話展開,但是卻還是無法不去在意,登場人物們所採取行動實在太過脫離現實的問題。在不知為何會有如此這般血海深仇的情況下,即使看到特定人物已經昏迷,放著不管就可能送其上西天,卻還是執意要有所行動來確保特定人物一定會死,這樣的心態或執著,自己是完全無法理解或認同。結束一條生命不是紙上談兵就能做到,作者筆下的對話劇實在太過不符現實而無法讓人讀來不感覺荒謬。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