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9日 星期六

ecriture 新人作家・杉浦李奈の推論 VIII 太宰治にグッド・バイ

日本推理小說家松岡圭祐以年輕女性小說家為主角之系列的第八部作品。對自己來說,本書或許是在同系列截至目前為止所發表過的作品中,精緻度與完成度都未能達到系列作品平均水準的一部作品,但即便如此,閱讀本書的經驗卻並非全然負面。作者或許用了太多篇幅在表現其對太宰治生平與作品的認知、評判或關注,所以當其所鋪陳出的謎團事件雖有牽涉到太宰治、但背後真相卻無助於闡明或解釋太宰治其人其事、而只是把太宰治當成工具時,本書故事便難免會讓人讀來感覺虎頭蛇尾、結構鬆散。如果再加上作者為謎團事件所構思出的背後真相,把人性扭曲得太過偏差,也把詭計設計得太過粗糙,則就會讓人讀來感覺,作者過於想要闡述其創作小說的經驗、觀察與省思,而無暇顧及要讓虛構事件合情合理這件事。

宣稱是太宰治遺書之文件出現並引發關注與討論,而筆跡鑑定專家負責要鑑定出前述文件是否真為本人親筆所寫。在筆跡鑑定的結果要被發表前,專家被發現陳屍在為密室狀態的房間內,死因是遭濃煙嗆死,而引發濃煙的原因是,被宣稱為太宰治遺書之文件被燒燬。主角所心儀、年長其幾歲的男性小說家已行蹤不明多日,在無法透過僅有線索找到人的同時,男性小說家的遺體卻被發現。

兩起事件看起來沒有什麼關聯,但是當主角得知從一開始被宣稱是太宰治遺書之文件就是被刻意偽造出來的贗品,其便能整合看似零散的線索來拼貼出事件全貌。與男性小說家合作的女性編輯其實是筆跡鑑定專家的外遇,其與對丈夫由愛生恨的專家妻子合作殺了專家並製造出密室。為了男性小說家付出甚多的女性編輯發現小說家心意是向著主角,所以動念報復,而且其執著地相信,小說要能賣得不錯,必須要靠炒作新聞與製造話題,所以其設計利用遺書事件來促銷男性小說家新作,甚至更動結局來讓小說的敘事情節可以被穿鑿附會出更多話題。

然而這樣大費周章且迂迴曲折的手法,殺了人卻不一定就能確保想要的結果真的會發生。如果只是因為感情糾紛而傷害他人,則應該會有更多義憤的成分在其中,而如果是要操作輿論來謀利,則應該有更簡單直接而有效的方法。鋪陳出的線索不夠強而有力,將線索收束成脈絡的邏輯又太過曲折或甚至牽強,作者這次所構築出的謎團事件及其背後真相,坦白說是有點粗製濫造,像是勉強地硬要把一團雜亂的絲線說成是有被編織好的一塊布。

作者讓主角去拜訪不同人,呈現出闡釋太宰治真實人生經歷與其作品內容間關係的不同觀點。太宰治作品裡的悖德、頹廢與墮落,是被精緻化或經過蒸餾的現實映照,還是與現實正相反的展演,是轉嫁或淡化在現實中所感受到的罪惡感,是辯解或脫罪,還是想像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想望。太宰治的死亡背後有什麼樣的真相,其最後發表但尚未完成之遺作所描述的內容,是書寫現實,還是已經摻入大量的虛構,每種可能的答案都只是可能的揣測,答案背後都有立基在價值選擇上的假設。作家一定要潔身自好,還是如果其放浪形骸,也該因為創作需要養分而可以被諒解?不僅答案的選擇是見仁見智,或許連問題的問法也是因人而異。

將虛構說成是從真實經歷改寫,或者說就是造假經歷來製造話題,是否真的就是賣書的有效方法呢?無法體察存在虛構敘事裡的現實觀照,只能接受被虛構出來的意義像張標籤般地被貼到敘事的外包裝上,或者是因為自主探索後選擇的能力已經退化或被剝奪,而太過依賴那些操之在別人手上的選擇輔助工具。有些作品只是一時的順風滿帆,有些作品又是可以被一再地咀嚼出新的口感與味道,但是當要閱讀什麼不再是個體自主而是被強塞過來的選擇時,還有可能或有機會去認識那些越陳越香的美好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