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日 星期日

覆面作家

日本推理小說家大沢在昌的短篇小說集,集結其自2007年至2017年所發表、以推理小說家為主角並以第一人稱敘事的8篇短篇小說。
要說書中各篇故事的主角,其人物設定是作者投射自己的形象,或許也是並非毫無根據的推論,畢竟作者透過主角去審視或剖析的出版業界內幕或小說家日常生活,都讓人讀來感覺很寫實、生動而深入。然而,自己會比較傾向於認為,作者其實是塑造出一個虛實參半的推理小說家形象,提供作者自己可以在其中隨意操弄紀實與虛構的空間;作者是在對自己實際生活經驗的描述中,添加自己想美化或想製造出效果的想像或創作,而前者的比例甚至可能會比讀者所猜想的還要少。
只是前述推敲也不見得有什麼意義,因為故事主角是不是作者的投射,或者帶有幾分作者的神韻,這些問題能否有正解或答案是什麼,對於閱讀本書故事並享受作者所創造出來的娛樂效果而言,其實並無太大影響。就像書中主角在多篇故事裡一再反覆說明的,其身為推理小說家,即使其創作讀來讓人感覺很有真實感,但是其並不會以在現實中實際發生的事件做為基礎來進行創作,而是會完全從自己的想像出發來虛構出故事,因為真實事件不見得有戲劇張力也不見得夠曲折有趣。作者只是選擇性地展現給讀者,作者假設讀者會期待看到或者看到會覺得有趣的「推理小說家」形象,它不是在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某某人,也不見得必須要觸及到作者日常生活中的某個面向。
在〈確認〉這篇故事裡,主角回應世上是否真有職業殺手存在的問題,其表示雖然其寫過有殺手登場的故事,但是從動機、現實性與人性等面向來看,其實是很難認為以接受委託殺害他人維生的人是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主角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如果是為了錢去替人殺人,則就投資報酬率來說,搞詐騙集團這樣的犯罪型態還比較容易賺到錢;殺人一旦完成後就有被抓的可能性,而在過往曾經殺過數人的犯行中只要有一件立證成功,那殺手的職業生涯便告終,這樣的風險也未免過大。依樣畫葫蘆地把前述推論放在推理小說所書寫的各樣事件上或許都可以成立:真實的犯罪或許少了引人入勝的趣味與想像空間,但多了讓人不忍卒睹的殘酷,所以不能成為小說的題材,就像職業殺手只能浪漫地存在於虛構世界中,在現實中它就會只是個無法賴以維生的行業而已。
〈村〉是另一篇可以體現前述意旨的有趣故事。位於郊區、感覺與世隔絕的獨立村落,其實是讓擁有大筆不法金錢但是需要從世間消失之人暫時棲身的地方;然而,現實裡誰會營運這樣的村落,其完全不被世間人所注意到的隱蔽性可以有多高,卻也好像是不能被認真檢證的問題。只是,這篇故事讀來有趣,可以享受到作者豐富想像力所創造出來的娛樂性與敘事張力,這就是小說的價值所在,並無任何必要得把虛構情節套到日常生活中,硬要去思辨其到底有多真實的問題。

沒有留言: